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拍賣行為,維護拍賣秩序,保護拍賣活動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拍賣企業進行的拍賣活動。
第三條 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第四條 拍賣活動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務院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對全國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公安機關對拍賣業按照特種行業實施治安管理?!杜馁u法》的總則部分規定了拍賣法的立法宗旨、適用范圍、拍賣的定義、拍賣法的基本原則及拍賣行業的監督管理部門。
一、拍賣的定義
我國《拍賣法》規定: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包括我國的拍賣機構中通常采用兩種拍賣方式,即價格上行拍賣方式(增價拍賣)、價格下行拍賣方式(減價拍賣)。
1、增價拍賣
增價拍賣是一種最常見的拍賣方式,亦稱“英格蘭式拍賣”,其基本含義是拍賣人宣布拍賣物品的起叫價,即預估的最低價,競買人以此價為限由低至高競相應價,最后以最高價擊槌成交。增價拍賣易于操作,特點突出,用途廣泛。
2、降價拍賣
降價拍賣起源于荷蘭人拍賣果蔬和鮮花時所使用的方法,故又稱為“荷蘭式拍賣”,即指拍賣時,先由拍賣師當眾報出拍品的最高價格,然后再由競買人據此逐一應價。因此,凡遇無人應價,拍賣師應由此遞減報出新的價位,漸次降低過程一直持續到有人購買為止。在拍賣實踐中,經驗豐富的拍賣師經常會采用一種混合式拍賣,即在降價拍賣中出現兩個競買人同時應價的情況,拍賣師會改用增價拍賣的方式在原價位上加價,直到最后只有一人應價,即告成交。減價拍賣最大的優點是成交過程特別迅速,由于拍賣過程大多已采用電子化,拍賣交易速度更被大大加快。
二、拍賣的基本原則
我國拍賣法確認公開、公平、公正及誠實信用為拍賣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1、公開原則
是指拍賣活動公開、拍賣標的公開和競買公開。具體體現在拍賣人舉行拍賣活動,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以法律允許的形式,提前公開發布拍賣公告。拍賣公告中除一般應標明拍賣標的基本情況外,拍賣人應向所有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是否有瑕疵。拍賣人應公開展示和允許競買人查看、查驗標的物,公開展示標的物。拍賣時必須公開舉辦拍賣會,允許所有具備競買資格的競買人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并依照價高者得的原則拍賣成交。
2、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凡合法的單位和個人,均可成為拍賣活動的委托人,均可平等地參加競買活動。拍賣交易中強行要求成交以及妨礙、影響其他競買人自由競買的行為,均違反公平原則。
3、公正原則
由于拍賣人具有中介人的性質,拍賣又是一種即時兌現、不得反悔的成交方式,因此法律上要求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競買人身份參加本拍賣機構舉辦的拍賣,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委托人不得競買本身所委托的拍賣標的,也不能委托他人代為競買。
拍賣各方當事人之間串通操縱競價是拍賣交易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不公正行為,拍賣實踐中主要表現有兩種:一是拍賣人與個別競買人事先串通,在拍賣交易時制造相互競價的假象,誘導其他競買人以非正常的高價競買成交;二是競買人之間相互串通,當報價或應價達到或略高于底價時便不再應價或報價,達到以底價或較低價格成交的目的。
4、誠實信用原則
拍賣當事人應自覺履行委托拍賣合同、拍賣成交確認書中所約定的義務,以保證拍賣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整個拍賣活動中,委托人不得有意隱瞞標的瑕疵;拍賣人不得做虛假說明;競買人不得對自己的應價反悔;買受人成交后不得拒付價款。
5、價高者得的原則
任何拍賣標的,無論采用何種拍賣方式,競買人必須以達到底價(無底價拍賣除外)并為拍賣人所接受的最高報價或應價時,才可成為買受人,這就是價高者得的原則。價高者得是拍賣活動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集中體現和必然要求,是拍賣交易的真正魅力所在,失去了這一準則拍賣就無異于其他銷售、轉讓方式。
三、拍賣方式的優越性
拍賣(英語AUCTION)是起源于西方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公開競價的交易方式,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需要有個完全公開、平等競爭,透明度高的市場環境,拍賣正是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而復生的。這種特殊的買賣方式具有購買對象集中、購買過程簡捷、價格合適、公開性強、法律約束力強等特點,對商品快速流通和廉政建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經濟生活中主要的交易方式,包括協議轉讓、商業零售及招標方式等,拍賣與之相比,在 以下四個方面有著明顯的優點:
1、交易過程簡潔迅速:無論標的大小、數量多少,在經過法定的七天公告期和必要的招商活動后,即可舉行拍賣會,在短暫的公開競價后成交,避免了反復談判或還價所造成的時間及精力的浪費。
2、有利于實現標的價值最大化:由于拍賣方式購買對象集中、公開競價的特點,在交易過程中其價格的形成及議定是上行的,可以有效避免反復向下還價,同時,專業拍賣機構具有豐富的客戶信息,能夠使委托標的充分合理地實現其價值。
3、法律約束力強:拍賣交易可以有效防范違約風險,我國拍賣法規定了保證金制度和強有力的違約賠償制度,規定買受人違約,拒不接受標的或拒付價款的,拍賣人沒收保證金,并可對標的再次拍賣,違約買受人應支付第一次拍賣的全部傭金和兩次拍賣的差價,從而有效避免了買受人違約現象;而其它交易方式受合同法調整,只能要求違約方賠償實際損失。值得特別說明的是,根據拍賣法的規定,上述拍賣違約責任只能適用于依法成立的拍賣企業進行的拍賣活動,委托人自行舉辦或聘請知名人士主持的拍賣活動并不適用。
4、有利于防范腐敗現象及道德風險的發生在交易過程中,委托方還有一個顧慮,就是腐敗現象及道德風險問題,在拍賣交易過程中,聘請專業機構按照公平、公開、公正、誠實信用和價高者德原則運作,可以有效避免腐敗現象及道德風險的發生。
第二章 拍賣標的
第六條 拍賣標的應當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處分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第七條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買賣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不得作為拍賣標的。
第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需經審批才能轉讓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在拍賣前,應當依法辦理審批手續。
委托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拍賣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鑒定、許可。
第九條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稅款、罰款的物品和其他物品,按照國務院規定應當委托拍賣的,由財政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進行拍賣。
拍賣由人民法院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罰金、罰款的物品以及無法返還的追回物品,適用前款規定。
《拍賣法》第二章對什么是拍賣標的、特殊標的的拍賣、公物拍賣作出了規定。結合上述規定和拍賣實踐,我們分別介紹一下哪些物品或者財產權利可以作為拍賣標的、法人股拍賣及公物拍賣三個問題。
一、哪些物品或者財產權利可以作為拍賣標的?
可以作為拍賣標的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范圍十分廣泛,常見的有房產、土地使用權、整體企業、機動車輛、一般物資、文化藝術品、股權、廣告發布權、產品經銷權、冠名權、知識產權等等,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ㄒ唬┛梢晕信馁u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1、凡是國家允許買賣的屬委托人所有的,或依法委托人可以處分的物品或財產權利,均可依法委托拍賣;
2、依照法律或國務院有關規定需經審批才能轉讓的物品或財產權利,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后,可以委托拍賣。
例如文物拍賣事先需經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鑒定、許可,涉及煙草專賣、鹽業專營或限制流通的化學品、危險品等標的,在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后,方可委托進行拍賣。
?。ǘ┍仨毼信馁u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務院關于公物處理實行公開拍賣的通知》及《拍賣法》第九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對拍賣法范疇的公物進行處理,不得進行變賣、作價收購,更不得內部處理,應一律委托拍賣機構公開拍賣。必須委托拍賣的公物包括:
1、緝私罰沒的財產;
2、司法機關沒收追繳的財產,充抵罰金、罰款的財產及無法返還的追回物品;
3、行政執法機關沒收、追繳的財產,充抵稅款、罰款的財產;
4、行政機關在執法中需變賣的財產;
5、確認為無主物的財產;
6、其他應進行拍賣的財產。
?。ㄈ┎坏梦信馁u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1、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買賣的物品或財產權利。
2、所有權有爭議的、處分權有爭議或受到限制的物品或財產權利。
由此可見,除了法律規定的禁止流通物,如槍支彈藥、毒品、土地所有權,以及權屬存在爭議,拍賣可能引起法律糾紛的物品或財產權利外,其它物品或財產權利均可作為拍賣標的。
二、法人股委托拍賣的特殊規定
法人股指國有法人及非國有法人單位,以其依法占有或所有的法人資產向股份公司出資形成或者依據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法人股拍賣包括下列幾種形式:
一是指上市公司中的法人股直接委托拍賣公司進行公開拍賣轉讓;
二是指人民法院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委托拍賣機構對上市公司中的法人股進行公開拍賣;
三是指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采取公開拍賣的方式轉讓。
對于第一種和第三種形式,根據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須事先經主管財政部門審批后,方可委托拍賣,而對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過程中進行的法人股拍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凍結、拍賣上市公司國有股和社會法人股若干問題的規定》和財政部《關于上市公司國有股被人民法院凍結拍賣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委托拍賣程序中需遵守以下規定:
1、人民法院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股權持有人其他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方可執行股權。
2、人民法院裁定拍賣上市公司股權,應當將法律文書送達股權持有人或者所有權人并書面通知上市公司。
3、人民法院在向該國有股份持有人送達凍結或者拍賣裁定時,應當告其報主管財政部門備案。
4、拍賣股權之前,人民法院應當委托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對股權價值進行評估。
5、人民法院執行股權,必須委托依法成立的拍賣機構進行拍賣。
三、關于公物拍賣中“公物”的理解
公物,簡單說就是具有國家或集體性質的財產。當其與拍賣結緣后,公物就有了特定的含義。
在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公物處理實持公開拍賣的通知》中,有關公物的表述有以下幾層意思:
一、處理的公物必須是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流通的商品。具體是指執法機關罰沒物品、依法不返還的追回贓物,郵政、運輸等部門獲得的無主物,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國營企業事業單位按有關規定需要處理的物品及其他方面需要變賣的公物。
二、公開拍賣首先要從罰沒物品做起.執法機關成法罰沒物品.經法律判決裁定生效后可進行拍賣的,必須委托當地政府指定的拍賣行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拍賣,不得交由其他商業渠道作價收購,更不允許執法機關在本系統內部作價處理。
三、機場、碼頭、車站、郵政等單位的無主貨物,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處理的物品,原則上也要按上述規定實行公開拍賣。
從以上的規定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首先.“公物”和“處理的公物”不是同一概念.’只要是國家和集體所有的財產那可以稱為公物、但這些公物中.有的不能通過流通方式進行處理,比如槍枝、違禁品和假冒商品。
其次,罰沒物品必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公物拍賣企業進行拍賣。無主貨物和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處理的物品原則上實行拍賣,但不一定必須通過拍賣方式處理。
《拍賣法》第九條對拍賣的公物做出了新的規定。必須委托拍賣的物品應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一、負責處理公物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第二,處理的物品都是充公物品,即國家享有處分權的物品。三、國務完規定應當委托拍賣。
因此,從當前的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公物中屬于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的罰沒物品,必須委托省級或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公物拍賣企業進行公開拍賣,其他公物應當本著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廉政建設的原則,應積極選擇拍賣的方式予以處理。
第三章 拍賣當事人
第一節 拍賣人
第十條 拍賣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法人。
第十一條 拍賣企業可以在設區的市設立。設立拍賣企業必須經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審核許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二條 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幸话偃f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
?。ǘ┯凶约旱拿Q、組織機構、住所和章程;
?。ㄈ┯信c從事拍賣業務相適應的拍賣師和其他工作人員;
?。ㄋ模┯蟹媳痉ê推渌嘘P法律規定的拍賣業務規則;
?。ㄎ澹┯泄矙C關頒發的特種行業許可證;
?。┓蠂鴦赵河嘘P拍賣業發展的規定;
?。ㄆ撸┓?、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當有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有具有文物拍賣專業知識的人員。
第十四條 拍賣活動應當由拍賣師主持。
第十五條 拍賣師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哂懈叩仍盒?埔陨蠈W歷和拍賣專業知識;
?。ǘ┰谂馁u企業工作兩年以上;
?。ㄈ┢沸辛己?。
被開除公職或者吊銷拍賣師資格證書未滿五年的,或者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不得擔任拍賣師。
第十六條 拍賣師資格考核,由拍賣行業協會統一組織。經考核合格的,由拍賣行業協會發給拍賣師資格證書。
第十七條 拍賣行業協會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法人,是拍賣業的自律性組織。拍賣行業協會依照本法并根據章程,對拍賣企業和拍賣師進行監督。
第十八條 拍賣人有權要求委托人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拍賣人應當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
第十九條 拍賣人對委托人交付拍賣的物品負有保管義務。
第二十條 拍賣人接受委托后,未經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賣人拍賣。
第二十一條 委托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的,拍賣人應當為其保密。
第二十二條 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競買人的身份參加與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并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
第二十三條 拍賣人不得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第二十四條 拍賣成交后,拍賣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委托人交付拍賣標的的價款,并按照約定將拍賣標的移交給買受人。
《拍賣法》的第三章第一節規定了什么是拍賣人,拍賣企業的設立程序和設立條件,拍賣師資格的取得條件及取得方式,以及拍賣人在拍賣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
一、拍賣企業如何合法設立?
拍賣人是指依照《拍賣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法人。也就是說,在我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特定執法機構外,從事拍賣活動的只能是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
根據《拍賣法》的規定,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下列程序和條件:
1、地域條件
拍賣企業只能在符合國務院及省級政府有關拍賣業發展的規定的設區的市設立。在我區,拍賣企業絕大多數在銀川市注冊,石嘴山市有一家,吳忠市、固原市尚未設立拍賣企業,至于中衛縣、青銅峽市、興慶區等縣級區域,依法是不能設立拍賣企業的。
2、審批程序
設立拍賣企業必須經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審核許可(我區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是自治區政府國內貿易辦公室)。此外,作為特種行業,還要取得公安機關頒發的特種行業許可證,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3、工商注冊條件
設立拍賣企業的法定最低注冊資本為一百萬元人民幣,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當有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作為公司法人,拍賣企業還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和章程。
4、專業要求
作為專業中介機構,拍賣企業應當有與從事拍賣業務相適應的拍賣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的拍賣業務規則。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有具有文物拍賣專業知識的人員。
5、其他條件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拍賣師資格如何取得?
我國已經建立了拍賣從業人員和拍賣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具有高等院校??埔陨蠈W歷和拍賣專業知識、在拍賣企業工作兩年以上、品行良好,并且已經取得拍賣從業人員資格兩年以上的中國公民,經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考核合格的,方可取得拍賣師資格。
拍賣活動應當由拍賣師主持,由于目前我區拍賣師人數較少,經常出現非拍賣師主持拍賣會的情況。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頒布的有關部門解釋性文件,非拍賣師主持的拍賣會無效,國內已有此類案例出現,因此,作為拍賣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拍賣人、委托人、競買人和買受人,對此都應予以特別關注。
三、拍賣人在拍賣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
拍賣人享有的權利是:有權查明或要求委托人告知其知道的或者應當知道的拍賣品的來源和瑕疵;可按照規定向委托人、買受人收取傭金及因拍賣支出的費用;拍賣成交后,委托人如果沒有按照合同支付傭金和費用時,拍賣人可以從拍賣所得到的款項中提取應得部分;拍賣如果沒有成交,委托人拒絕支付應承擔的費用時(如郵寄費、運送費),拍賣人可以對拍賣品行使留置權,直到委托人付清費用或以委托拍賣合同為準。
權利和義務總是對應的,拍賣人行使權利的同時,應該履行以下法定義務和責任:
1、拍賣人接受委托后,未經委托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托其他拍賣人實施該項拍賣業務,即不得轉委托。
2、拍賣人應如實向競買人指明拍賣品的瑕疵(其中包括委托人告知的及經過專家鑒定后發現的瑕疵),如因違反此項規定而造成的損失,拍賣人應負賠償責任。
3、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競買,也不的委托他人代理競買。
4、拍賣人對委托人交付的拍品應負保管責任,除發生不可抗力外,拍品在由拍賣人保管期間如有損壞、失竊,應酌情賠償。
5、拍賣人擊槌表示成交,對此行為負有民事責任。這就要求拍賣人在擊槌前查實競買人的叫價是否已到或超過底價。不到底價不能擊槌,應撤回拍賣品?!杜馁u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以其他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后,拍賣成交。在拍賣實施過程中,拍賣人擊槌的意思只有一個:成交。
6、拍賣人不得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7、應委托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
8、拍賣成交后,拍賣人應當場與買受人簽署成交確認書,并在規定的期限內自行或敦促委托人把拍賣品的財產權移交給買受人。
第二節 委托人
第二十五條 委托人是指委托拍賣人拍賣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十六條 委托人可以自行辦理委托拍賣手續,也可以由其代理人代為辦理委托拍賣手續。
第二十七條 委托人應當向拍賣人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
第二十八條 委托人有權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并要求拍賣人保密。
拍賣國有資產,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需要評估的,應當經依法設立的評估機構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
第二十九條 委托人在拍賣開始前可以撤回拍賣標的。委托人撤回拍賣標的的,應當向拍賣人支付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應當向拍賣人支付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
第三十條 委托人不得參與競買,也不得委托人他代為競買。
第三十一條 按照約定由委托人移交拍賣標的的,拍賣成交后,委托人應當將拍賣標的移交給買受人。
《拍賣法》的第三章第二節規定了委托人的定義、委托人的法定權利和義務。作為拍賣當事人,委托人委托人是指委托拍賣人拍賣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在拍賣法律關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十分重要。
一、委托人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根據《拍賣法》的有關規定,委托人享有以下權利和義務:
1、委托人應向拍賣人說明拍賣品的來源和暇疵(含品質暇疵和權利暇疵)。
通常,委托人在辦理委托拍賣手續時,除身份證明外,還應向拍賣人提交拍賣品權屬證明(或有權處分的證明),以及拍品資料。在拍品資料中,除介紹拍品的一般情況外,應特別說明拍品的品質暇疵和權利暇疵,品質暇疵一般是指拍品在質量狀況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動機動車輛曾因碰撞留下無法修復的損傷、陳舊淘汰的產品、有質量問題的房產等情況;權利暇疵一般是指拍品在權利狀況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動機動車輛手續不全、產品無合格證等,在房地產標的中通常表現為未辦理產權證明、設定了抵押權、存在租賃關系、未交納土地出讓金等情況。
2、委托人有權確定拍賣品的保留價并要求拍賣人保密。
根據有關規定,拍賣國有資產應在依法評估后確定保留價,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需拍賣有關財產的,應由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并依法評估后確定保留價。由于保留價的設定對標的能否順利成交影響很大,我們將在下一個問題中作詳細的探討。
3、委托人有權要求拍賣人對其姓名(名稱)進行保密。
應當明確,對委托人姓名(名稱)進行保密,并非拍賣人的當然義務,只有在委托人要求保密的情況下,拍賣人才承擔此項義務。因此,委托人需要對其身份保密的,應在《拍賣委托合同》中提出明確要求。
4、委托人不得參與競買,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
委托人自己參與競買,或其委托他人代為競買,因不存在標的交付和價款的支付,故被視為不真實的交易行為。極易造成哄抬價格,損害其他競買人利益的情況出現,違反了拍賣法的誠實信用及公平、公開、公正原則,為法律所禁止。
5、委托人按委托拍賣合同的約定交付拍賣品、收取拍賣貨款、繳付傭金及合同約定的費用。
拍賣傭金是拍賣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除客戶與拍賣公司公司另有約定外,拍賣標的成交,拍賣公司都將收取成交價的一定比例,傭金比例一般由委托人與拍賣人雙方協商確定,重要品拍賣最高可收到10%,其它一般在5%及以下。如拍賣標的未能成交,拍賣人可向委托人要求支付一定數額的公告及其他服務費用。
委托人可與拍賣人雙方約定傭金比例。如果在《委托拍賣合同》中雙方對傭金未作約定的,拍賣人依法向委托人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百分之五的傭金。
6、委托人應在成交后交付拍品,需要辦理變更、過戶手續的,應協同辦理有關手續。
委托人在拍賣成交后,應負責向買受人實際交付拍品,如果拍品在拍賣會前已經交給拍賣人的,也可由拍賣人向買受人實際交付拍品。
根據房地產和機動車輛交易規則,拍品成交后的變更、過戶手續主要由買受人負責辦理,涉及委托人協同配合的,如交納賣方費用、提供原產權證書等,委托人依法應給予一切必要的配合。
7、委托人在拍賣會開始前可以撤回拍賣委托,但應向拍賣人支付為拍賣已支出的合理費用。
委托人在拍賣會開始前有權撤回拍賣標的,但由于給拍賣人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應向拍賣人支付約定的費用,該費用為公告費用及其它為拍賣已支出的合理費用。
二、委托人如何確定拍賣底價?
拍賣底價也稱“保留價”,是賣方(委托人)愿意出售該物品的最低價格。合理的拍賣底價是實現拍賣標的最大價值,維護拍賣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一個前提條件。對進入拍賣市場的拍賣標的最低價格,可以由委托人自行確定,委托人亦可與拍賣人通過協商確定。拍賣底價一經確定,非經委托人允許,拍賣人必須嚴格保密,不得公開,并在拍賣活動中不得以低于拍賣底價的價格售出拍賣標的。一般來說,確定一個合適的、給競買人留有一定升值空間的底價,有利于拍賣成交,而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確處理評估價與保留價的關系
由于拍賣的目的就是快速變現,在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時應該明確,評估價僅僅是作為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的一個參考依據。必須充分尊重拍賣價格形成的規律,站在競買人的立場來確定保留價,而不能脫離實際去照搬評估價,或者去“發現價格”。
確定保留價應注意的三個問題
1、在確定保留價的過程中,應首選市場法。
這是拍賣目的所決定的。在用市場法的過程中,參照物的價格必須來自于市場,而不能主觀臆斷。評估計算出來的價格還是一個理論價格,有可能的話,要將這一價格拿回到市場中去檢驗,并根據相應的反饋發現問題,以決定是否需要作調整。如在拍賣市場上有成交“前科”的,其成交價自然是一個重要參照指標。
2、在確定保留價的過程中,必須有與標的關聯性強的高質量的信息做支撐。
因此必須廣泛涉獵各種報刊、文件、互聯網等信息載體,經常深入基層,了解市場行情和名類商品知識,向“老法師”學習。形成自己的數據庫??傊?,信息面越寬,越有利于技術思路的展開。
3、在確定保留價的過程中,應在市場價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合理的變現折扣率。
進入拍賣行的標的,特別是強制拍賣的標的,規格、品種、質量既定,竟買人無從選擇,售后服務方面的不確定性給買受人帶來的風險等瑕疵以及必須支付的傭金,使得它必須低于市場價一定的幅度才會成交。競買人到這里就是沖著價格優勢來的,所以當我們評估出標的的市場價后。必須打一個變現折扣來確定拍賣底價。長期的拍賣實踐表明,這個折扣率一般在20%—30%,即拍賣底價為市場價的70%—80%。
|